近期债券市场表现较为强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穿1.8%关口,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穿2%关口,债券类基金表现也较为抢眼。那么,近期债券市场为何表现如此强势?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有何影响?后市如何看待?本期我们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1、近期债市为何表现较强?
我们认为,近期中国债市表现较为强势,或主要由以下几点因素共振导致:
1)货币宽松预期:今年以来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推动债市走强。
2)同业存款降息:银行端,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银行,尤其是国股行的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同业存款对非银机构的吸引力下降,相关产品收益率下行或导致货币基金及理财资金选择赎回同业存款,转向短债、存单等流动性高、风险较低的债券品种,间接助力债市的走强。
3)经济运行态势:短期来看,信贷数据相对承压、总需求修复边际存在走弱压力等因素,或仍支撑着债市的做多意愿。
整体而言,由于市场对后续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降息降准的预期,以及经济基本面数据的恢复持续性仍待观察,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或推动了债市12月以来较为强势的行情。此外,近期权益市场的波动较此前10月、11月有所加大,或使得一些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回落,选择将资金投向相对更为低波的债券端进行配置。
2、债市收益率下行有何影响?
通常而言,债券的收益来源可以拆分为两大部分:
1)票息收入:是债券较为稳定、也是最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对已经发行的债券,其票面利率通常是固定不变的。
2)资本利得:债券发行后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其价格会受到市场利率、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债券的资本利得即债券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变动所带来的收益。
一般来说,在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时,可能获得一部分的资本利得;在上移时,则可能出现资本亏损。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走低,对其未来的资本利得潜在空间或进一步有所压缩。
从资产比较角度来看,随着债市整体收益率尤其是被较多投资者关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风险资产例如A股其相对债券的性价比或有所提升。
在评估风险资产的吸引力时,一个关键的指标是“股债性价比”,它通过比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主流宽基指数股息率的轧差,衡量了股票与债券之间的性价比。如果这个数值较高,例如处于历史较为极值的位置,那便反映出投资债券的性价比或阶段性高于投资股票;反之,则体现出投资股票的性价比或阶段性高于债券。
截至2024年12月13日,最新股债性价比(股息率算法)为-0.8%,处于历史均值-1.91倍标准差的位置(2013年以来至今)。近期权益市场震荡为主、债券市场表现较强,使得股债性价比中债与股的轧差达到了历史上相对较为极致的位置。此时,适度关注或考虑更多布局权益资产或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3、后续债市如何看待?
当前债市或在积极定价未来降息降准的预期,短期市场情绪在货币政策宽松的强预期下表现较强,但也需要关注经济基本面以及政策层面的变化。
此外,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也需要保持关注。从近期新出炉的11月社融数据来看,整体的社融规模或低于预期,居民和企业融资均不同幅度转弱,政府债券仍是主要拉动。信贷周期通常一定程度上领先经济周期,这反映出尽管中长期趋势向好,但经济基本面的恢复或不能一蹴而就,这些因素强化了债市收益率的下行。若后续信贷、地产销售等数据持续改善,财政政策超预期,那么债市或面临一定的调整可能性。
那么,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债券基金需要适度止盈么?我们认为,或可多看少动。
从中长期看,中国债券市场依然相对稳健。自2010年以来,债券市场发生过几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后续也均实现回撤修复,并再创新高。因此,投资者若基于中长期思维重仓低风险资产,那么债基的布局或是不可或缺的。若由于短期债市涨幅相对较多便进行止盈,从战术层面来说或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也极其考验投资者的择时能力;从战略层面来看,对债券这类“长牛资产”进行波段操作的性价比或相对较低。
若确实考虑止盈债基、亦或是对下行波动较为敏感的投资者,则不妨尝试适度降低债基久期,选择短债基金。因为尽管都是纯债债基,但可能因为组合布局的底层资产、久期的不同,使得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有所分化——债基的盈亏≈利率下行/上行幅度×资产久期,久期越短,那么同样利率下行/上行的幅度下,产品的盈利/亏损程度、波动性或相对更小,以此达到降低组合整体波动的目的。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