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有道】近期债市如何看?

时间:2024-07-31   作者:长江资管公募FOF团队

近期债市如何看?我们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解读——

 

1、如何理解央行意图?

 

我们认为,央行近期的表态和行为意在引导债市利率曲线健康发展,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2024年7月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从字面意思来看,央行本次意在直接从一级交易商手中借入国债,并考虑于二级市场上出售,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收益率。

 

2024年7月5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对此,央行确认该信息并表示,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关注市场的朋友可能知道,央行此次的表态并非突如其来——自今年4月以来,央行通过《金融时报》等媒体对长债、超长债的走势,已进行了多次预期的引导。

 

6月底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至2.5%以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3%,并一度降至2.2%附近,引发市场的关注。因此央行选择再度出手,意在对市场释放货币政策信号、促进长期利率品供需的平衡,并以此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国债收益率、尤其是超长端,单边下行趋势较猛的话在这一过程中或容易不知不觉间积累较多的金融风险。例如,交易型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大杠杆、拉长久期等方式,在短期债券价格大幅上行(即收益率快速下行)中获得更多资本利得,但也容易加剧市场波动,若债券价格大幅下行,同样需承担较大损失对于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如果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

 

2、当前市场环境对债基的影响几何?

 

一般情况下,对于纯债基金的波动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慌乱纯债基金的收益来源通常可以拆分为两大部分: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

 

1)票息收入:是债券基金中较为稳定也是最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在持仓债券未出现违约风险的前提下,债券基金可以稳定获得所持债券的票息收入。对已经发行的债券,其票面利率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但当市场利率上行时,新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会随之升高,投资者也会相对青睐新发债券,已发行债券或以降价的方式来弥补票面利率的不足。

 

2)资本利得:债券发行后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其价格会受到市场利率、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基金可通过对债券标的进行低买高卖以赚取价差,从而增厚债券基金的收益。这部分收益投资者可以理解为已经完成交易、实现落袋的收益。

 

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债市波动,更多的是影响债券基金的资本利得部分,而非主要收益来源的票息收入部分。因此,从整体来看,对债券基金中长期收益的影响相对有限。

 

3、后续债市怎么看?

 

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国内债券市场依然将稳定向上、行稳致远。

 

回顾历史,自2010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共发生过4次较大幅度的调整

 

第一次是由于城投债危机,始于2011年5月中旬,终于同年9月下旬,并于10月开始大反弹,修复最大回撤耗时70余天;第二次是由于“钱荒”,2013年6月下旬受此影响债市大幅调整,于2014年4月修复;第三次是2016年12月中旬,受年末流动性紧张+美联储12月的加息预期影响,债市经历较大调整,自 2016年12月开始阶段调整,但年末资金紧张情况在一个月内便得到了修复;第四次调整始于2022年11月,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债市在2022年11月中旬至2022年12月中旬迎来了一波较大幅度的调整,这波回撤的修复时间不到3个月,当前指数整体走势已再创新高。

 

整体来看,国内债券市场具备“牛长熊短、慢涨快跌”的特点,在中长期维度上,依然具备行稳致远的特质,债券资产、债券基金,作为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依然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