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有道】DeepSeek大火,如何把握相关机会?

时间:2025-02-17   作者:长江资管公募FOF团队

近期,DeepSeek的火爆引发了AI、科技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相关板块的表现也较为强势。不少投资者关心:DeepSeek的出现究竟带来了哪些机会,如何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进行参与?本期我们试着进行解答——


1、DeepSeek的出现带来了哪些机会?

 

DeepSeek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开源和低成本的特性,使得AI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门槛大幅降低,为中国科技公司迎来重估以及2025年科技“转型牛”主线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市场对其影响的关注焦点之一便在于对算力芯片的影响。一方面,DeepSeek的出现对英伟达链短期有一定调整压力,春节期间英伟达股价下挫较多,A股中部分与英伟达合作紧密的企业同样在股价的表现上相对较弱;另一方面,DeepSeek开源和低成本特性,使得国产算力芯片相对性价比急剧上升,基于制造能力、芯片厂商的设计能力以及DeepSeek模型的应用能力三者结合,中国算力自主可控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DeepSeek对应用的影响或更为积极,其开源属性和强推理能力,使得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参与到AI应用的开发中,推动AI应用的普及和商业化,对各类硬件、端侧等或持续催化,当前比较火的是AI眼镜,未来可能有更多更好用的穿戴式设备出现。对影视、传媒、游戏等软件方面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关板块也在春节后获得了较多估值抬升。


综上所述,DeepSeek的出现引发了AI叙事的深层次变化。随着中美各大科技公司先后接入DeepSeek,也反映出对这一模型的高度认可,一定程度上或引发投资者对宏大叙事的进一步遐想。因此除了对AI产业链的不同影响外,DeepSeek的出现或对提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2、Deepseek投资大致包含哪些方向?

 

目前市场上已有Deepseek相关指数,尽管其对相关机会的收集和刻画未必全面,但我们依然可以借助其对相关主题投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如所涉及的行业分布等)。


WIND DeepSeek指数(8841905.WI)主要包含与DeepSeek有合作关系,或者受益于AI应用及产品化探索的相关公司。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行业占据半壁江山,占比超60%;第二大行业为传媒,占比为20%。通常而言,计算机和传媒行业所包含的底层标的相对偏“软科技”,其整体占比超80%,余下的行业则分布在非银金融、通信、电子等维度。因此,整体来看,DeepSeek相关投资机会更多偏软科技、应用端

 

3、投资者如何参与Deepseek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相关主动权益基金或被动指数基金:

 

1)主动权益基金:选择主动权益基金,能否较好地把握DeepSeek等科技浪潮,或更多依赖于基金经理对技术趋势、市场氛围的判断。对于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和产品而言,在其专业领域主动精选个股,或重点布局AI、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在Deepseek关注度较高的当下,或已前瞻覆盖相关企业,能较好地享受到这波科技浪潮带来的红利;对泛成长的基金经理和产品而言,由于其投资范围更广,涵盖TMT、高端制造等,也可能间接布局关联领域。

 

2)被动指数基金:跟踪科技相关指数(如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云计算与大数据指数等)基金,分散投资一篮子股票,相对而言费率较低、透明度较高,可避免个股集中风险,在行情普涨阶段,表现或有一定优势。而ETF等产品多聚焦于某单一赛道,对机会的把握更多依赖于基金投资者自身对技术趋势、市场走势的判断,其弹性、波动或也相对更大,因此对投资者的组合配置、风险承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从产业周期的角度看,在技术商业化初期(如AI应用探索期),个股分化或较大: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可能成为未来龙头,而大量跟风企业可能被淘汰。此时,主动型基金的价值凸显,优秀的基金经理或能通过深度调研,识别真正具备技术壁垒的公司。在技术路线、应用变化快速迭代时,基金经理可及时调整持仓,而指数基金需等待成份股定期调整,容易滞后。但是,当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如AI眼镜大规模开始普及),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头部公司市场份额则趋于固化。此时,主动甄选个股优势减少,指数基金的相对优势或放大,长期持有成本也相对更低。

 

因此整体来看,投资者若缺少时间精力,可以选择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借道主动权益基金(科技类或泛成长)进行相关投资机会的布局,而一些较为专业或具备时间精力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投资被动指数基金的方式进行布局。

 

最后,当我们向DeepSeek提问:“选择主动还是被动基金更为合适布局DeepSeek相关机会?”,其回答也较好地概括了上文的观点:


“DeepSeek的投资本质是‘用不确定性的配置,拥抱确定性的未来’。对于研究能力强的投资者,可通过主动基金捕捉技术黑马;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指数基金定投是更省心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工具,关键要避免两种极端:盲目追捧年度冠军基金,或完全忽视管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用对工具、坚持纪律,才能让时间成为科技投资的朋友。”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