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价格在经历了4月3日-4月7日短暂的几天回调后,日前再次强势上涨,并突破历史新高,截至4月11日收盘,伦敦金价格达到3238.07美元/盎司。
那么,黄金为何如此强势?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黄金投资?本期我们试着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1、黄金价格为何再创历史新高?
传统意义上,黄金定价体系以美元实际利率为核心,一般包括四层因素:
1)货币属性:黄金以美元计价,和美元在货币体系中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与美元呈负相关。
2)金融属性:黄金可以被视作“零息债”,而美债实际利率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3)避险属性:通常,在国际地缘冲突或经济、金融局势不稳定等情况爆发时,投资者倾向于将黄金作为投资避风港。
4)商品属性:黄金是供给有限的稀缺资源,具有一定的工业用途和装饰价值。
本轮黄金价格抬升再创新高,或更多由于避险属性、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所导致——在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大幅增加市场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投资者或转将黄金作为投资避风港。与此同时特朗普政策的不按预期出牌、反复无常,也可能使得投资者对于美元信用产生一定担忧,持有大量美债的外资可能抛售美债以反制关税。种种因素或使得“去美元化”进度加速:日前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并跌破100大关,而美元指数的100大关是衡量美元强弱的核心心理关口,跌破100意味着美元相较其他国家货币(例如欧元、日元等货币)处于相对弱势。
此外,黄金作为一项兼具多重属性的独特资产、全球化定价的品种,或还受到全球经济、市场供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黄金价格的后续走势仍需保持时刻关注和理性判断,不可单纯地线性推演行情。
2、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黄金投资?
虽然近期涨势喜人,但从历史来看,黄金类资产波动率并不低。与此同时,支撑金价上涨的动力(无论是避险需求、美联储降息逻辑、央行购金逻辑亦或是地缘冲突因素),均可能由于降息预期大幅衰减、央行在金价高企情况下购买边际减弱、地缘冲突或阶段性缓和等情况而减弱,从而有可能引发金价面临调整。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对黄金类资产进行短期择时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前提下,若看好黄金板块中长期的上升空间,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或是采用基金定投,在把握板块机遇的同时,平摊成本、熨平投资过程中的波动。(提示:定期定额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对较为专业的基金投资者来说,则可根据自身的配置需求,在组合中布局一定的黄金类相关资产,既能够起到分散组合中股、债资产波动的作用,也有望进一步增厚组合收益。
3、基金投资者投资黄金有哪些工具?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投资黄金大致有以下几类投资标的:
1)黄金ETF:其运作机制与股票ETF总体上类似,区别主要在于标的指数从股票价格指数变为单一商品黄金的价格,和实物黄金一样都是挂钩国内金价。投资标的多为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以人民币计价,达到跟踪国内金价变动趋势的目的。其对应的黄金ETF联接基金,通常来说90%-95%的仓位投资于黄金ETF。
2)黄金股ETF:其主要投资于黄金产业链上市公司(金矿采掘公司、金饰珠宝零售商等),从中长期来看,黄金股ETF表现与金价整体相关性较高,但短期内或存在一定的背离情况,因为除了金价的因素外,公司自身的治理情况同样是市场定价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黄金股ETF走势在大趋势上与金价走势相近,且涨跌幅的弹性也高于现货黄金价格,可视为黄金收益和波动的“增幅器”。
3)黄金主题基金:专注黄金主题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个人对宏观、公司质地的理解,选取与黄金相关的公司构建组合,对不同质地的公司给予不同的权重,并适时调仓,力争优化组合性价比。
4)QDII黄金基金:本质为投资海外市场、跟踪国际黄金价格的ETF基金,不直接买卖或持有实物黄金。具体的投资标的可包含黄金ETF(即跟踪黄金价格或黄金价格指数的ETF)、黄金股票基金(包括跟踪黄金股票指数的指数基金和ETF)等,部分产品除了黄金之外,还可以投资其他贵金属(如白银、铂金、钯金等)。
综上所述,如果基金投资者关注的是黄金本身,那么黄金ETF亦或是黄金ETF联接基金或更为合适(QDII黄金基金或受到汇率等因素的扰动);若投资者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收益并有能力承担相应风险,也可适当选择黄金股ETF或是黄金主题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