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有道】 FOF买手如何解读基金二季报?

时间:2025-07-24   作者:长江资管公募FOF团队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下称“本季度”已披露完毕FOF 基金管理人们也迎来了“信息淘金”的关键时点。作为观察市场生态、评估基金经理行为与组合质量的重要工具主动权益基金的季报无疑至关重要,一个专业的 FOF 买手,会从哪些维度出发解读本季度的季报呢?


一、整体视角:观察市场情绪的“温度计”

FOF 买手首先会过市场上数千只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披露体信息,从宏观层面判断市场的整体风格特征和变化趋势这些宏观信号往往会成为判断市场整体未来配置方向的重要依据。

1、仓位水平风险偏好的“晴雨表”

基金的整体仓位变动,通常被视为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重要风向标。简而言之,当基金季报显示大多数主动权益类产品选择显著加仓,往往意味着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走势持相对乐观态度,倾向于提升权益敞口以捕捉潜在上涨机会;反之,则可能反映出基金经理对市场波动上升、宏观环境或流动性预期恶化的担忧,从而采取更加谨慎的防御性配置策略。

62024Q1至2025Q2主动权益基金的权益仓位变化可以看到,主动权益基金在2025Q2的权益仓位较上一季度整体抬升,其中中位数抬升0.73%,平均仓位抬升0.91%。截至2025Q2末,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权益仓位的均值为88.25%,中位数为90.45%。

2、重仓股“抱团”资金共识的“风向标”

借助基金季报中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和行业配置数据,FOF管理人可以深入评估基金组合的行业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洞察市场演化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各基金在行业维度上的配置集中度,可以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抱团现象”或高共识交易。

2025年二季度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前20大重仓股情况来看,腾讯控股与宁德时代依旧稳居前两大重仓标的,招商银行获大幅加仓。2025年一季度相比,本季度前20大重仓股中新进入的个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泡泡玛特、胜宏科技与中国平安,取代了比亚迪、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侧面反映出机构在板块选择上的切换意图。个股权重排名波动亦较为明显,如五粮液由2025Q1的第10大重仓股降至2025Q2的第17位,重仓基金个数由297只降至165只,跌幅-44.0%;小米集团-W由2025Q1的第11大重仓股上升至2025Q2的第7位,重仓基金个数由313只上升338只,涨幅7.0%。

3、行业集中度配置结构的“透视镜”

行业集中度的高低也是衡量市场热度与风险溢价的重要指标。过高的集中度可能意味着市场对某些赛道的预期已达较高位置,存在阶段性“过热”风险;反之,若行业配置趋于分散、多样化增强,可能表明市场处于风格分化阶段,基金经理们对主线机会尚未形成一致预期,主题轮动节奏也可能加快。通过这些结构性特征的提取与比较,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市场当前的核心配置逻辑,也能更前瞻地调整自身的组合暴露方向与风险控制策略。

从行业配置角度来看,电子行业仍为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前十大重仓股市值占全部重仓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7.98%,较上季度略降0.18%医药生物与电力设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占比分别为11.43%与8.13%。

行业增减配变化方面,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与商贸零售的配置权重下降较为明显,分别减少1.91%、1.45%、0.94%和0.76%;而通信、医药生物、银行与非银金融行业获得资金相对青睐,增配幅度分别为1.9%、1.46%、1.08%、0.97%。整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行业配置正在从消费制造转向TMT、医药与金融等方向。

 

二、个基视角:如何判断基金的“含金量”?

除了宏观判断市场趋势,FOF 买手还会逐只梳理当前组合中的底层基金和潜在投资标的,从季报中寻找“信号”与“风险”。

1、投资组合的一致性与风格稳定性

基金经理是否持续坚持其既有的投资风格是否存在“风格漂移”的迹象,是FOF买手在解读季报时关注的重要维度之一。

风格的稳定性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贯、执行是否自洽,更直接关系到FOF整体组合的风险特征和配置平衡。例如,一只在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中明确定位为“稳健价值型”的基金,其核心投资逻辑应围绕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稳定的蓝筹类资产展开。然而,如果该基金在最新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突然大幅配置高波动性、高估值、处于成长期的中小盘成长股,则可能意味着该基金在策略上发生了偏离,存在“风格漂移”风险。这种漂移一方面可能反映基金经理对市场判断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其在追逐短期市场热点,牺牲了原有策略的一致性与可持续性。

对于以组合稳健性为目标的FOF而言,判断基金经理是否真正言行一致避免风格漂移所带来的系统性失控,是配置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2、超额收益来源与风格依赖性

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短期的亮眼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投资能力。一些基金虽然在某一阶段实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但如果细究其收益来源,往往会发现其表现高度依赖于某一特定板块或市场主题的强势行情。

对于FOF买手而言,评估这类基金的核心问题在于:它的超额收益到底是来自于真正的主动选股能力,还是只是“踩中了风口”?为此,FOF团队通常会将基金的持仓结构与阶段性收益进行系统性的归因分析,从中判断其Alpha是否具备独立性和可重复性。如果基金的业绩主要来自对特定板块的高仓位“押注”,而非分散有效的个股选择和行业轮动管理,那么其收益的可持续性就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基金规模与流动性约束

基金规模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在组合中的地位。对于小而精的策略型基金,规模过快增长可能会稀释其操作灵活性;对于大型基金,若规模快速缩水可能影响交易效率,甚至触发赎回压力。FOF 买手需动态评估基金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的规模瓶颈,适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基金季报中包含的丰富信息从持仓变动、行业配置到收益归因与市场观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全面解读并不是件易事,但通过 FOF配置,可谓配备了一支专业团队,帮助解析数据背后的投资信号,规避短期情绪的干扰,力争构建更加稳健的资产组合。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